
台南景點|奇美博物館-《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邀你一同欣賞重量級展覽
特展不定期都會換新的展覽, 目前正是攝影界翹楚—蒂姆.沃克的職涯最大個展, 世界巡迴亞洲第一站就在奇美博物館, 實在是感到無比的光榮啊~🤩🤩🤩 展出時間是 2021.07.31- 2022.02.06, 歡迎有興趣但還沒有看過展覽的朋友趕快安排一趟台南之旅吧~!!

► 奇美博物館 ◄
※ 地址: 71755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 營業時間: 戶外園區 9:00-18:30(免費參觀)/ 館內週三即除夕休館, 周四~周二 9:30~17:30
※ 電話: 06 266 0808
※ 門票: 常設展$200 (台南市民免費參觀), 特展$300
※ 官方網站: 奇美博物館
※ 整體評價: ⭐⭐⭐⭐⭐

KLOOK 請點此 👉 聖誕活動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
KKDAY 套票請點此 👉 奇美博物館門票
台南住宿請點此 👉 Booking.com 、 Hotels.com 、 Agoda

內容目錄
奇美博物館交通
奇美博物館是位於台1縣342公里處、台86線快速公路5k台南交流道下,地點蠻好找的。博物館外面有汽機車收費停車場, 但是假日還是會一位難求, 如果不想要有找停車的困擾的話建議可以搭公車

上圖是台南市公車可以到奇美博物館的所有路線跟公車編號, 而下圖是高雄市可以到達博物館的公車, 還蠻多車次的可以多多利用, 這兩張圖就是提供給各位參考。

奇美博物館票價
為了因應疫情, 目前奇美博物館的門票大多都採線上預約制, 如果你們有打算去看展覽的話, 建議先上網預約購票唷~
全票是$200, 學生以及65歲以上長者是優惠票$150, 而很棒的地方是如果你是台南市民, 或是在台南就讀的學生就可以免費入場喔~!!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特展
蒂姆.沃克 Tim Walker
沃克於 1970 年出生於英國,他對攝影的興趣始於倫敦康泰納仕 (Condé Nast) 圖書館,在那裡他在大學前一年為塞西爾·比頓 (Cecil Beaton) 的檔案館工作。在埃克塞特藝術學院獲得攝影 HBC 學位後,他獲得了年度獨立青年攝影師三等獎。
1994 年離開大學後,沃克在倫敦擔任自由攝影助理,然後搬到紐約市擔任理查德·阿維登的全職助理。回到英國後,他最初專注於為英國報紙拍攝肖像和紀實作品。25 歲時,他為Vogue拍攝了他的第一個時尚故事,此後為英國、意大利和美國版以及W和LOVE雜誌拍攝了照片。
展出作品
《蒂姆.沃克:美妙事物》是英國倫敦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簡稱V&A)攜手傳奇攝影師蒂姆.沃克所舉辦的世界巡迴展。2019年倫敦首展、2020年移師比利時,現今在臺灣登場,不僅是亞洲首站,更是歐洲之外的第一站。展覽包括攝影作品、V&A藏品、短片、攝影場景、道具、剪貼簿和素描等, 非常值得一看。
來到這裡彷彿進入到另一個世界, 可能是因為平常不太會接觸到攝影這類的, 因此所有的作品都非常震撼到我, 也讓我覺得很開心有機會可以欣賞到如此美麗的展覽, 很謝謝蒂姆為我的生活又添了許多色彩。
常設展
除了特展之外,博物館裡面也有許多固定的展覽可以看,像是常設展有動物廳-自然史類、樂器廳-樂器類、兵器廳-兵器類、藝術廳-西洋藝術類這四大主題, 非常適合假日帶小朋友來這裡看展覽, 學習新知識。 館內都是可以拍照的, 只是禁止用閃光燈唷~!!
動物廳
動物廳展出了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動物標本, 擁有亞洲最大動物標本收藏, 大約有2000餘件的標本, 展示區分為北美洲、非洲、北極、南極、南美洲、澳洲、印度、歐洲、亞洲、台灣、鳥類、化石、隕石等等。我第一次是跟朋友去的, 已經不是小孩的我這麼近距離看到這些動物的標本也是覺得令人嘆為觀止、目不轉睛, 一區接著一區看下去根本不想停下來,而且手上的手機相機快門也是馬不停蹄地一直拍, 深怕錯過任何一隻動物。

上面這兩隻熊的動作都一樣覺得很可愛,就把他們兩個放在一起😹 因為是標本,所以體型跟原本的動物都一模一樣,雖然他們都不會動,但是站在這些動物的前面還是有點膽戰心驚。
看到獅子、斑馬、長頸鹿跟大象的時候就彷彿來到非洲大草原, 斑馬被獅子獵食的場景直接在面前上演,非常的壯觀。除了埔乳類動物,館內也有各式各樣的小鳥種類,體型由大到小的都有,且每一隻鳥下面都有標示很清楚牠們的名字跟學名,觀賞完後我發現我看過的鳥類少之又少,這趟旅程下來我也是增加了不少知識呢!!
跟其他廳比起來,在動物廳可以看到很多小朋友的身影, 看到他們第一次看到這些動物的反應覺得超可愛,有的很興奮的一直比著動物大叫,而有的卻是被體型比較龐大的動物嚇得哇哇大哭躲到爸媽的懷裡, 讓我不禁想起小時候去動物園的場景, 那種感覺似曾相似。但也感嘆時間過得真快,我已不再是當年的小女孩了😭😭
樂器廳
在樂器領域裡, 擁有全球數量最多小提琴收藏, 現在實際收藏的提琴超過1000把, 其中包含世界各大製琴師名作, 而號稱奇美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就是價值三億台幣的耶穌·瓜奈里名小提琴《奧雷‧布爾》(挪威語:《Ole Bull》) 至於確切是哪一把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本身不是一個音樂人, 對於樂器沒有很了解, 去看展覽那天我根本就是去裝文青的而已,是後來上網查才很震驚竟然如此厲害,果然是有眼不識泰山啊, 慚愧~🤣🤣
為了使更多的人欣賞名琴,而不只是存放在展示櫃中,奇美博物館會將館內收藏的提琴無償出借給知名演奏家(如馬友友、林昭亮、呂思清、曾宇謙等人)因此,你可以看到在每把琴的旁邊都會有一個螢幕撥放演奏家演奏的影片,且有明確寫出是哪位演奏家; 而現在如果想要租借樂器也是可以申請的喔~ 只是會有一些的租借條件限制, 活動辦法可以參考奇美博物館提琴申借
收藏很多知名的小提琴之後, 創辦人許文龍開始收集自動演奏樂器以及世界各國古樂器,包括弦樂器、管樂器、鍵盤樂器、打擊樂器等, 不難看出他對音樂有一股熱忱。
在樂器廳裡可以看到牆上是琳琅滿目的樂器,因為平常有看過的樂器就是那幾種, 因此來到這裡很多的樂器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各種奇形怪狀的都有, 讓我覺得很新奇。雖然很多都長得很像,但仔細瞧瞧就可以發現其實還真的都不一樣
看過一輪的樂器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下面這個管風琴啦~ 一個樂器竟然可以有兩公尺那麼高, 好想看看音樂家現場演奏這個管風琴, 很好奇會聽到怎麼樣的聲音。

兵器廳
兵器領域,展示亞洲最完整之各國珍貴古兵器,透過戰爭兵器呈現歷史與科技演進史, 收藏包括數百年前的日本武士刀,各式各樣的盔甲等。包括中國、日本、歐洲、古印度波斯、亞洲、中東伊斯蘭等地區的兵器。來看兵器的以男生居多, 可能跟女生比起來還是男孩子對這些東西比較有興趣。

一進到兵器廳,我最先被震懾住的就是騎馬互刺的騎士, 因為通常這個場景只有在電影裡才看的到, 還記的我是在<聖戰騎士>或者又叫<騎士風雲錄> (英文: A Knight’s Tale) 這部電影裡面看到的, 電影以中世紀的英格蘭為背景, 描述一名青年農民冒充騎士去參加馬上長毛比武的經歷,過程中他遇上不少歷史人物,包括黑太子愛德華及喬叟。電影原名更是取自喬叟名著《坎特伯雷故事集》中〈騎士的故事〉(”The Knight’s Tale”)之名字。因此, 當我看到這一幕的時候不自覺興奮起來, 因為電影情節讓我親眼見證啦~ 雖然是不會動的, 不過還是非常過癮😋
左上圖就是日本武士的穿著以及他們所配用的武士刀,總共超過20把的武士刀, 短中長的都有; 而右上圖就是歐洲中古世紀的士兵或歧視的穿著跟配件, 來到兵器廳就彷彿進入到電影世界裡, 非常的新奇、有趣。
這裡還能看到各式各樣的弓箭跟槍枝, 很多都是我第一次看到的, 所以我在觀賞期間就跟一個小孩沒兩樣, 從頭到尾一直嘖嘖稱奇的發出哇~ 的聲音, 因為又學到了一些新知識了, 整個過程都很興奮很開心🥰
藝術廳
奇美博物館的藝術收藏以西方油畫、雕塑為主,自1988年開始有系統地廣泛蒐藏藝術史上各流派的作品,包含古羅馬帝國的馬賽克藝術、文藝復興、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及後印象派等派別的經典之作。其中收藏最為豐富的是十九世紀法國的繪畫與雕塑。
因為本身沒有甚麼藝術天分, 所以來到這區就是只有走馬看花而已 🤣🤣🤣 看完這些畫之後超級羨慕會畫畫的人, 看完我畫的再看他們的畫作, 實在是天差地遠啊~ 我畫的根本三歲小孩等級, 不要跟我要我的畫作因為我絕對不會給你們看, 因為實在見不得人 哈哈
心得感想
參觀完特展與常設展之後讓我愛上看展覽了, 不僅可以從中學習到許多新知識,還可以增加自己的眼界, 果然美的事物都會讓人愛不釋手。真開心奇美博物館離我家不遠, 以後只要有特展都可以來欣賞了, 也推薦給喜歡增廣見聞、學習新事物的你們這個地方, 因為奇美真的是一個會讓人流連忘返的好地方, 重點還有許多美照可以拍😇 這篇文章主要是分享展覽的照片,我寫了另一篇 奇美博物館美照 跟大家分享美照的部分, 難得拍到美照了怎麼可以不跟大家分享呢!! 📸 💖

